“‘战疫’关头,我先上”关键时刻他们都是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热血“战士”!在这抗疫的重要时刻崇明区横沙乡6名“战士”迅速集结成队赶赴长兴G40道口守好第一道关口,用实际行动诠释退役军人的责任和担当!
火速集结,奔赴“战场”

拎起行囊,步履匆匆,这支“战疫先锋队”义无反顾踏上了守护道口的征程。这支队伍的6名“战士”来自不同的单位,他们分别是社保中心的黄惠平、沈彬、沈勇,城建中心的沈鑫敏、水务所的陈峰、城管中队的盛辉。他们中有5名是退役军人,1名是行政执法队员。
5月1日下午,在接到支援长兴道口通知后,他们不到一小时就集合完毕。面对道口复杂的情况,先锋队队长黄惠平说:“作为党员,我们就应该冲锋在前、战斗在前,绝不退缩!”
迅速就位,投入“战疫”

到达长兴的当晚,他们放下行李就前往道口熟悉场地,认真了解相关查验手势和信息核对流程。第二天一到岗,他们就迅速进入工作状态,熟练得像一个个“久经沙场”的“老兵”。
“麻烦扫一下随申码,给我看一下核酸报告。”这是他们“上岗”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他们此次主要的任务是配合警察查验入横人员48小时核酸报告,并核对车辆是否报备等。6个人三班倒,24小时轮流值守,虽然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动作、不停说着同样的话,但他们认真对待每一次询问,耐心、细心、尽心,确保查验“不漏一人”,风险隐患及早发现,坚决守好道口“输入关”。
日夜鏖战,只为“守护”

连日来气温都在20几度,尤其午后的阳光更是强烈,闷热的防护服里,他们的衣服裤子袜子都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热气打湿了防护面罩,手套下是他们被汗水泡发白的双手,口罩下是他们黑白分明、勒痕明显的脸庞。“白天真的很热,但晚上特别是到半夜,队员就会觉得很冷。”
除了要忍受昼夜温差带来的不适之外,他们工作的8小时大多是站着的状态,实在累了也只能在路边的台阶上席地而坐小憩一会儿,然后就要回到岗位继续工作。“工作回来后,我就想找床躺下。”他们笑着说道。而且因为穿着防护服,所以工作时间里都尽量不上厕所。“我们只能少喝点水,这样就不会想上厕所。”每次问到他们的情况,他们总说:“不辛苦,这点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