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志愿服务 -- 正文

虹口 | 这个“无疫小区”有何妙招?“军”字招牌发挥了作用

发布日期:2022-05-09  点击量:

虹口区广灵二路264弄海怡花园小区,是疫情封控以来本市第一批明确的防范区,同时也是该片区的“无疫小区”。大家都说,这是“军”字招牌发挥的作用。

退役军人当先锋


微信图片_20220509102450.png


海怡花园小区居住着一批退役军人,3月下旬,浦东浦西刚开始分批封控的时候,退役军人叶华中、张葛林就主动向居委会报到,担任小区志愿者,从那以后,两人根据所在楼组长的安排,每天为居民运送生活物资、收发快递快件、为邻居清理生活垃圾。所在楼栋居民都说,有退役军人热心帮助,大家住在家里更安心了。

许多居民需要开药,但进出小区又有许多不便。4月中旬,退役军人吴宏鸣、赵玉胜主动向居委会请缨,愿意代居民们去医院开药。从那时起,凡是有开药需求的居民,只要将医保卡等材料送到居委会或吴宏鸣及赵玉胜手上, 两人就会帮助居民配药。每次出去开药,两人至少要忙碌三、四个小时。他们说,只要邻居们安心待在家里,减少感染风险,辛苦一点也值得。

目前,海怡花园的退役军人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仅在居委会登记的退役军人志愿者就达30多人。

军属军嫂上一线


微信图片_20220509102446.png


海怡花园数十个楼栋,楼组长中半数以上都是军属或军嫂。居民们都说,小区能够成为“无疫小区”,居民们能够安心居家,军属和军嫂们功劳很大。

杨丽萍是曾经的军嫂,同时还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平时所在学校工作很忙,家务活也很多,但看到她为人诚恳、做事认真,居委会几年前就邀请她兼任所在门栋的楼组长。

这次疫情防控,楼组长的担子很重。为了在第一时间把市区两级及街道、居委会有关要求传达到位,加强沟通联系,杨丽萍建立微信群并邀请居民进群。刚开始,有的居民不理解,不愿意进微信群,她不仅没责怪,反而一户户敲门传达相关信息,时间久了,不愿意加入微信群的居民也纷纷同意加入。

疫情无情,无论是普通居民,还是志愿者,都担心会受到感染。杨丽萍采用无接触保障法,每当有生活物资送进来,她等送货人员离开后,才请志愿者一起下楼。发放物资时,她改变以往一户一户敲门的做法,直接把物资放到居民家门口,然后拍照发至群内,提醒居民开门取东西。有一次,一名志愿者家里酒精消毒用品用光了,杨丽萍就把消毒用品放进电梯,然后让这名志愿者在电梯自取。无接触保障法让居民们很放心,对杨丽萍及志愿者的周到服务更是赞不绝口。

为了让居民们安心居家,杨丽萍每天都想办法帮大家团购,保障生活必需。4月8日,有居民反映家中缺水果了,她赶紧联系供应商,晚上11点,居民团购的水果全部运抵,并由志愿者送到了每户居民家门口。这次“闪送”,让其他门栋的居民都羡慕不已,称赞杨丽萍是小区内的“明星团长”。

海怡花园军属军嫂楼组长们都是这么拼。在众多军属军嫂楼组长共同努力下,小区秩序井然、内部和谐,为“无疫小区”的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长于大街11号    邮编:102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