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典型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先进典型 -- 正文

浙江退役军人忙春耕

发布日期:2022-06-23  点击量: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各地春耕进入关键时期。4月13日,中央领导强调统筹疫情和春耕生产,要求打通农民下田和农资到村“堵点”,让春耕有序开展,确保不误农时、不误农事,播种丰收希望。近日,中国退役军人·融媒体记者采访了来自浙江省的3位从事农业生产的退役军人,听他们讲讲疫情之下如何开展春耕生产。

  春茶交易——从线下到线上

  凌晨3点。茶农老王摸黑起床。简单收拾一下后,他挑起早已准备好的20斤春茶,往县里的茶叶交易市场赶。

  老王家乡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地处中、北亚热带过渡区,是全国闻名的春茶“黄金产区”。

  4点多,老王身处长长的队伍之中。天还未亮,但茶农们眉眼中透露出的期待清晰可辨。

  新昌中国茶市外的空地上,挤满了从各地赶来的茶农。从3月中到4月初的这半个月里,茶农们肩扛手挑,把熬了几个通宵炒制的春茶带来这里销售。

  “今年采摘的春茶虽然不多,但色泽嫩绿,香高味醇,一定能卖个好价钱。”想到这,老王的嘴角微微上扬。

  早晨5点,中国茶市开门迎客,潮水般的人群涌入市场。而在新昌县科农茶树专业合作社的店铺,退役军人盛文斌已经“严阵以待”,等待相熟的茶农送茶上门。

  这便是往年清明前后的中国茶市。近500家店铺,一天下来,少则上百斤,多则上千斤,这些从茶农手中收购的新茶,直接打包发货,送往全国各地。

  而今年,在疫情防控形势下,这个全国最大的龙井茶交易市场明显受到影响。

  记者手机里存有盛文斌发来的一张通知,上面写着,根据某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通知要求,该省所有邮政、快递企业立即停运,人员不得流动……而就在3月9日,杭州市余杭区一名顺丰快递员工感染新冠,当晚,浙江境内的顺丰大面积停运,其他快递公司也收紧了业务,给茶叶发货带来困难。

  按往常的经验,春茶的销售一般占全年销售总量的80%。清明谷雨,适得佳茗,错过了这波销售的黄金时机,茶商们只得将暂时没售出的茶叶放进冷冻室。但这样的存放并非没有期限,如果年底前还不能将茶叶卖出,到了明年,这批春茶的售价将会大幅下跌。

  盛文斌一筹莫展之时,好消息传来。4月12日,2022中国茶业大会开幕式在新昌县融媒体中心举行。县委书记黄旭荣表示,新昌县将继续秉持“以茶为媒、以节会友”的理念,诚邀八方宾朋来新昌品香茗,谋发展。

  与此同时,当地政府部门积极破局,化被动为主动,在疫情防控大原则下,采取线上方式为茶叶经营者拓展销售渠道。目前,当地政府正酝酿在物流、销售方面给茶叶经营主体提供相应政策性补助,尽可能把疫情对生产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水稻种植——化肥和专家一起来

  黄昏,清爽的风吹过稻田,禾苗在稻场中哗哗作响。

  他的脚掌紧贴泥土而行,浑浊的泥水溅起来,裤子上有了几个泥点;他身形单薄,皮肤黝黑,笑起来额头皱起几道褶,他是杭州市萧山区城山村城山合作社负责人、退役军人郑杭干。尽管已是科技示范户、高级农技师,但骨子里,郑杭干还是那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四月初,播种,翻田,育苗,插秧的工作进入尾声。可郑杭干仍带领合作社成员在稻田里从早忙到晚。

  按照惯例,每年年底,合作社会将来年春耕所需的农资数量报给区农业局,由后者统一调配;按照惯例,在春播前2到3天,春播所需的化肥会直接拉到地里,这些肥料可通过拖拉机播撒入田,既省去了人工撒肥的麻烦,又能通过精准施肥有效提高水稻产量。

  而今年,惯例不再通行。受疫情影响,城山合作社800亩早稻所需的缓释肥迟迟无法到位。农时不等人,再过两天,化肥再不来,郑杭干只能使用复合肥作为替代,而没能用上缓释肥的800亩“甬优7850”水稻,每亩将减产20%。

  郑杭干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假设早稻每亩产量是800斤,使用复合肥的话产量只有600—650斤,每亩收入减少200元左右。与此同时,缓释肥可以机撒,而复合肥则必须通过人工播撒,人工成本将增加一倍。总的算下来,每亩地农民收入减少大概250元,如果按200亩地计算,损失将高达5万元。

  好在,4月13日,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常态化开展“三服务”走访中,掌握了这一情况,并第一时间协调进化镇政府、区农业农村局。4月15日,12吨缓释肥送到了城山村。和化肥一同到达的,还有区农(林)业技术推广中心首席土肥专家。

  “作为农民,没有捷径,只有守着不能辜负土地的本性,将劲头使在田里。”郑杭干说。他在当地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配合农技干部挨家挨户搞宣传、手把手教操作,带领村民承包土地经营,发展粮食生产……

  瓜果销售——科技创新、产业扶持双助力

  “冬天,他们在海南。开春后,他们‘转战’云南。往年这个时候,他们应该在江浙。随着夏季到来,气温逐渐升高,他们流向西北”电话那头,“瓜果大王”辛宏权在给记者讲述熟练种植工人的“大迁徙”。

  “那今年他们在哪里?”记者追问。

  “家里……”辛宏权说完,哈哈大笑。

  笑声无法掩盖的,是辛宏权深深的无奈。

  “追着太阳种瓜果”的辛宏权,种植基地遍布全国。每年春季,辛宏权带领一群种瓜能手在全国各地的瓜田间进行“追光”之旅。

  这群熟练工大多已跟着辛宏权干了几年甚至十几年,每到一地,他们迅速发挥技术骨干的带头作用,在他们的指导下,从当地招收的零工散工得以在短时间内掌握瓜果种植的基本技巧,成为种植基地的生力军。

  而今年,辛宏权的这帮老伙计不是被封闭在家,就是到地方后被隔离。缺少了熟练工的技术指导,瓜果种植环节容易出现差错,后期产量可能受影响。

  物流不畅也让辛宏权十分头疼。鲜果不比其他商品,出货不及时,面临的是无可挽回的损失。

  疫情,正悄然改变辛宏权的销售观念。作为多家知名水果连锁超市的供货商,此前,辛宏权根本无须为瓜果的销路发愁。得益于从产地直达门店的直销模式,宁夏基地生产的新鲜瓜果,仅需24小时,便能出现在上海的连锁超市。供应门店后剩余的瓜果,直接装车拉到邻近的市场,很快销售一空。疫情暴发后,门店对瓜果的需求量下降。另一方面,随着大型水果交易市场频频关闭,市场销售这一渠道几乎被封死。

  幸运的是,台州、温岭各级党委政府都给予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极大的关怀和支持。4月1日,在台州市举办的“2022年台州市退役军人网络招聘月”活动中,辛宏权的吉园果蔬专业合作社招聘的“电商直播”岗位吸引了众多退役军人前来应聘。

  4月21日,合作社迎来一位特殊的客人。台州市委常委、温岭市委书记朱建军前来实地调研,计划将合作社划入当地农业产业园区规划建设范畴,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企业产业扶持力度……

  今年春天,辛宏权头一次没能开着他那辆灰色商务车一路北上。疫情,的确带给人很多第一次。但好在各级政府部门都在积极想办法。短暂的等待过后,迎接田间地头的退役军人们的,将会是一个崭新的春天。

  (中国退役军人·融媒体记者 文 豪)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长于大街11号    邮编:102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