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支书”专栏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兵支书”专栏 -- 正文

阿佤“兵支书”把家乡变成“司莫拉”

发布日期:2022-05-22  点击量:

 “总书记就是沿着这条石板路边走边看边问的,对村容村貌和巷长制很肯定,表扬我们脱贫攻坚做得不错。”2月17日上午,赵家清绘声绘色地给大家介绍。任村党总支书记、主任12年,赵家清一心扑在村务上,即便已经选调为清水乡党委委员、副乡长,他依然兼着村务工作。他说:“我现在是对半开,大半精力都放在村里头。”

  不去大城市,回村当支书

  1999年12月,血气方刚的佤族青年赵家清参军入伍,来到驻扎四川的陆军某装甲部队服役。这是他头一回离开家乡,沿途看了不少大城市,被人家的发展惊到了。

  当兵的经历让赵家清开了眼界,也在他心里埋下了要干一番事业的种子。两年后,赵家清退役返乡,带着一定要到大城市闯荡的信念,他先后去到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务工。因为部队培养的雷厉风行作风,他经常被工厂安排做管理工作。

  2006年3月,在外摸爬滚打了5年的赵家清回到家乡,应聘为清水乡派出所辅警。在一次抓捕犯罪嫌疑人行动中,赵家清不顾个人安危,孤身狂追,最终把手持凶器的嫌疑人缉拿归案,还因此登上了家乡报纸,受到公安系统表扬。

  正当赵家清干得风生水起时,2010年3月,三家村村委会换届选举,乡主要领导看中赵家清身上能闯敢干、担当作为的军人品质,多次上门游说,反复做工作鼓励他回村参选。

  此前,已经有人推荐赵家清到市里一家大企业做管理工作,不算年终奖,每月底薪不少于3000元,而回去当村干部每月就580元补助。

  一边是诱人的薪酬待遇,一边是父老乡亲的信任期盼,赵家清没有太纠结犹豫,军人的使命责任感油然而生,当即答应回村里挑这个担子,决心带着乡亲们摘掉“穷帽子”。

  乡亲们听说在外见过世面的赵家清回来选支书,纷纷拍手称赞,投票意愿高涨。2010年3月28日,赵家清高票当选三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司莫拉”要名副其实

  司莫拉,佤语意为“幸福的地方”。然而,当时的三家村却是清水乡出了名的矛盾多、治安差、生活穷的村子。

  “让乡亲们过上幸福小康生活,‘司莫拉’才名副其实。”走上村支书、村主任岗位后,土生土长的阿佤汉子赵家清暗下决心。

  上任伊始,他就带着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到大城市、小康村“取经”,开办“自强·诚信·感恩”小课堂,和乡亲们细算对比账、细数变迁史、细说幸福感,通过“思想扶贫”点燃大家的致富热情。

  当年10月,赵家清用拖拉机拉了417车的混凝土废料,填平了进村的凹凸路面,用当地石块铺成休闲路,一时吸引不少游客。

  瞅准时机,赵家清向上级争取经费,在村里开办厨艺、茶艺、电工和种植养殖、民宿、乡村旅游等免费培训辅导班,让乡亲们掌握现代服务技能,课堂天天爆满。同时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搞活少数民族特色旅游;鼓励村里大学生回村,用新知识、新理念带领父老乡亲共同致富。

  结合三家村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特征,赵家清首先在特色产业上下功夫,带领乡亲大胆尝试引进石斛、菊花、金铁锁、半夏等特色中药材种植,与制药和食品公司签订合同,观光与农业效益双赢,2020年实现整村脱贫。

  如今的司莫拉佤族村已经成为青山环抱、溪水潺潺、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的4A级景区,内有湿地、森林、竹海、梯田、涌泉,“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原始村寨,正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

  “现在我想得最多的,是如何让我们佤族村寨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更加幸福。这也是习总书记对我们的深情嘱托。”

  去年4月,赵家清选调为清水乡党委委员、副乡长,负责工业信息、应急、安全生产、商务、防震减灾等工作,但他还兼着三家村党总支书记、主任职务。他说:“我始终放不下佤族乡亲们,还要带着他们在共同富裕的路上越走越宽阔。”

  佤族村寨怎样升级、如何可持续发展?赵家清主打民族特色这张牌。他采用土地流转、入股合作社、办司莫拉幸福佤乡开发公司等形式,建设了司莫拉礼堂、民族文化活动广场、民俗文化陈列室、景观栈道、农耕文化观景台、佤族特色寨门、400亩梯田景观区等,打造了融合地方民族特色、自然景观、秘境探险为一体的司莫拉佤族风情园。

  “我现在是村旅游开发公司理事,在村子里就实现了就业,有一份稳定收入。”55岁的退役老兵孟家宝满脸堆笑。前些年,他外出到处找活干,日子不见起色。当赵家清带着大家创办公司后,孟家宝第一时间赶回来加入团队。

  “游客来了不仅能体验民族风,也要吃上民族餐、感受民族情。”土鸡养殖是三家村传统产业,赵家清牵头成立草上飞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打造阿佤生态土鸡品牌,全村养鸡实现年收入80余万元。

  走在古色古香的佤族村落石板路上,各项建设如火如荼进行中。由赵家清主笔描绘的“一轴一环二集群、七巷八馆五十六朵花”蓝图正变为现实,乡亲们的生活越过越滋润,就像大米粑粑一样香甜。


  (文/宋海军)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长于大街11号    邮编:102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