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志愿服务 -- 正文

江苏退役军人疫情面前挺身而出

发布日期:2022-04-07  点击量:

 当前锋、保后勤、筑防线……疫情当前,江苏广大退役军人在特殊战场再次展现新时代退役军人的使命担当。他们中,有人不忘老兵本色,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有人站好自身“岗哨”,用专业服务筑牢疫情防控墙;还有人不辞辛劳,像坚守阵地一样奋战在基层防控第一线。 

  保障快一分,风险少一分 

  “昨晚做的核酸检测,结果今天早上就出来了,真快!”最近,连云港市海州区不少人发现核酸检测结果出来得速度更快了。“快”的背后,既有检测系统提档升级的因素,更有核酸检测闭环工作人员的争分夺秒。 

  “我的工作就是与时间赛跑,用速度和效率守护家园!”2009年转业的王兴余是海州区朐阳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3月5日,全市启动全员核酸检测,他主动承担海州辖区内36个转运点的样本收集和转运工作,并且集数据统计员、运输员、驾驶员多重角色于一身。近20天里,王兴余每天都要身穿防护服,手提样本蓝箱,以最快速度穿梭于核酸检测点与实验室之间。 

  和王兴余一样分秒必争的,还有转运车辆消杀保障队。在众多志愿者队伍中,苏州高新区退役军人李大进担负的工作特殊而又重要——为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的所有转运车辆做消杀,每天消杀各种车辆60多辆次。 

  3月24日7点43分,引导转运车到达指定位置,喷洒消杀;7点56分,将紫外线消毒设备放到转运区,消杀密闭30分钟;8点08分,洗消擦拭车辆外部,消杀驾驶室……退役后,李大进创办了一家环境科技公司,抗疫一线,他带领员工一齐上阵,用最快的速度保障车辆消杀安全。 

  老兵不老,退役后再“请战” 

  “我们自愿加入疫情防控一线,响应党的号召,为打赢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尽一份力!申请人:陈根保、郭亮、钟梁静……”前不久,一份布满红手印的“请战书”火了,这是常州市金坛区朱林镇长兴村11名退役军人郑重的宣言,迫切的愿望。 

  “大家别急,一个个来,保持1米距离!”起先,11名退役军人站了出来。接着,全镇105位党员老兵志愿者也站了出来。他们根据当地退役军人服务站的有序调度,分布到该镇21个核酸检测点上服务。 

  “您家里最近有风险区返靖人员吗?”“近期,请您做好个人防控,尽量做到非必要不外出。”泰州靖江市马桥镇“121”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主动请缨,在马桥镇和周边城市交界的交通卡口上,总能看到志愿队员的身影。他们协同镇村工作人员坚守在“第一道防线”,24小时轮班,对外来人员和车辆进行排查登记和消毒消杀。 

  “3、2、1,把帐篷拉起来!”队员们还负责核酸检测场地应急设施搭建。“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退役军人,我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121”志愿服务队队长陆佳介绍,服务队已开展上百次行动,除了疫情防控,还有应急救援、护河护绿等志愿服务。2021年底,这支队伍还被评为江苏省“百支优秀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 

  暖心行动,筑牢“钢铁防线” 

  疫情来袭,连云港市体育中心核酸检验中心需要紧急安装投光灯。需求一经发出,当地星辰照明公司由退役军人组成的“戎耀之家”志愿服务队30分钟即赶到现场,20多名退役军人昼夜施工,抢建8套体育中心广场照明装备。之后,他们又连续奋战6个日夜,出动30多台车辆,在集装箱上搭建应急照明灯具,增设游泳馆附近广场照明、应急帐篷及户外照明设施等,确保核酸检测中心项目按时交付。带队的退役军人徐海说:“疫情就是命令,抗击疫情,每个人都是战士,都有自己的阵地,不能丢!” 

  “您好,我们是上门做核酸采样的!”在金玉苑小区,常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志愿者胡荣锁化身“大白”,协助医护人员为特殊人群和居家隔离人员上门核酸采样,半天内高效完成70多户的采样工作。 

  首批报名“参战”的常州退役军人事务局志愿者陈军在现场当起了“搬运工”,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为封控小区居民挨家挨户送物资。“没有电梯,上下爬楼,衣服已经湿透。想到大家还在等着物资用,我们一刻也不能耽搁!”扛起“龙城老兵突击队”大旗,当地一批批老兵接过繁重的防疫任务,仍然坚守在抗疫一线。 

  在淮安,420多支“戎耀江淮”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8600多名退役军人第一时间冲锋在前,特别是“兵支书”“兵委员”全员上阵。“道口封控后,村里安排人员日夜巡查,一直到夜里两点多,今天早上七点半又到村里排查。”忙活一夜的“兵支书”王健全表示,村里老人多,很多人没有智能手机,或者不会扫码,要手把手、面对面教。连日来,淮安市327名“兵支书”、1300多名“兵委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持续奋战在抗疫第一线。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长于大街11号    邮编:102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