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员”“办事员”“大管家”……这些都是军休干部们对青岛市军休服务中心几十年“陪伴式”服务的最美赞誉。
用心——把服务对象当做亲人
2021年6月22日,军休服务中心收到一封来自军休干部张贻政家属写的感谢信《知恩,感恩,无法报恩就想到……》。这封来信虽然标题不完整,语言也不算流畅,但是从头至尾、字里行间都流露着老人难以言表的感激之情。
军休干部张贻政患有阿尔兹海默症,已经出现记忆障碍,出门经常走丢,找不到回家的路。为了预防老人走丢的情况再度发生,军休服务中心联络员赵炳山、赵百民四处打听,搜集相关信息,当得知街道有防走失的黄手环时,第一时间张罗着为张贻政申请。40分钟的车程,他们前前后后跑了好几趟,终于把手环戴在老人的手腕上。自此之后,老人再也没有出现过走丢的情况。
用情——细微之处见真章
“情况紧急,请您帮帮我!”去年冬天,军休服务中心网格员张宏接到军休干部李洪才儿子的求助电话,说父亲突然心脏不舒服,且呼吸困难,他本人正在外地出差赶不回去,恳求网格员迅速联系医生提供上门医疗服务。
撂下电话,张宏急忙联系医生,自己也不放心地跟着赶到李老家里帮忙,一直忙到很晚,看到老人无大碍后她才离开。
张宏担任支部网格员已经15个年头了,对支部里的每位军休干部基本情况、健康状况、家庭情况全都了如指掌。如何让自己的服务落实到位,在她心里有本“明白账”。
“真是难以用言语表达我们全家人内心深处的感动和感谢!我们这些做儿女的没做到的,你们都做到了!”老人儿子在微信中回复道。
用力——热忱服务托起稳稳幸福
“我想让你做我女儿的监护人……”军休干部李守义因病重住院,在弥留之际,老人拉着网格员的手,用尽最后的气力提出了这个要求。
李守义家住青岛市市北区同和路院区15号楼4单元,他的老伴前些年就因病去世了,只留下一个患精神性疾病的女儿和李老两个人。女儿情况好的时候经常会来找网格员聊天,但犯起病来就不认人了,还会到处乱跑,每次老人都会找网格员求助。这些年,网格员们为老人女儿的事真是出尽了力,操碎了心。老人一直心存感激,曾以重金相送,但都被网格员婉言拒绝。基于这份无限的信任,老人在临终前把患病的女儿托付给了网格员才算安心,放手离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军休服务工作本就需要有长久的爱与陪伴做支撑,让老人的幸福感更高,让“荣军敬老”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