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3年的建设,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五级贯通的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在甘肃实现全覆盖。18718个服务中心(站)打通了“服务退役军人最后一公里”,将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送到了退役军人身边,成为全面提升退役军人事务领域治理能力和服务保障水平的有效保障。
示范引领——2019年4月,甘肃省印发《关于加快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将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提上日程。从当年5月开始,覆盖省、市、县、乡、村(社区)的“五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在全省范围内启动。全省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以示范创建工作为契机,不断挖掘地方特色亮点,建设了一批标准高、环境好,服务模式多元化、服务队伍专业化、服务管理规范化的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让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成为退役军人的“温馨之家”。截至目前,全省县乡两级和退役军人300人以上的村(社区),已全部完成退役军人服务站示范创建工作,全省的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达到了1700多个。
有效运转——两年多来,甘肃充分发挥基层服务站的作用,逐步实现基层服务站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就业创业精准促进、网格联系保障服务、优抚帮扶解困济危、合法权益全程维护、志愿力量组织协调等九大功能,推动服务下沉,全面构建了既标准化又个性化的服务保障体系。全面推行“网格+退役军人”的服务模式,将退役军人服务网格与综治维稳网格、社区管理网格深度融合,以各服务中心(站)工作人员为重点,把区域内所有退役军人纳入到服务网格,能够将服务覆盖到每一名退役军人。按照“普惠+优待”原则,各级服务中心(站)对符合条件的困难退役军人、“三属”,在充分享受社会救助政策的同时,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为他们提供了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的帮扶援助。此外,各级服务中心(站)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入户走访,精准掌握退役军人所需所求所盼,推动全省服务系统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使每一名退役军人都能享受到贴心、优质服务。
展示作为——为持续发挥退役军人积极作用,全省各地按照“一村居一队伍”要求,积极推动组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鼓励退役军人担重任、做“尖兵”,传递正能量、展示新作为。同时,将退役军人志愿服务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与社会公益服务结合起来,组织和引导退役军人充分发挥个人素质高、纪律作风过硬的优势,积极主动参与到文明城市创建、青少年国防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抢险救援等工作中,让退役军人成为助推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截至目前,全省登记在册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已达3346支近4.8万人,有4800多名“兵支书”“兵委员”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带头人作用。
各级中心依托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热心公益的退役军人建立了“老班长工作室”,充分发挥矛盾化解、帮扶纾困的功能,帮助退役军人打开心结,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玉门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老班长工作室”成立后,已为60多名战友理顺了情绪,解开了心结。
上一条:军民携手 共筑长城——军队代表委员与基层官兵共话加强新时代国防教育
下一条:上海金山区举行辖区医院驻区部队双拥结对共建签约仪式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长于大街11号 邮编:102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