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志愿服务 -- 正文

静安区 | 一站多点全覆盖!大宁路街道引入社会力量助力“家门口”服务提质增效

发布日期:2021-12-27  点击量:

“有些什么问题要咨询和求助的,可以在街道、居委会的退役军人服务站点询问,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会解答。”

“家门口就有我们可以参加、发挥光和热的各种活动,让我更加体会到了退役不退志。”

“社区干部上门了解我的困难,帮我解决实际问题,真的很暖心。”

提到社区给予退役军人的服务保障,静安区大宁路街道的退役军人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微信图片_20211224155107.jpg


2019年以来,大宁路街道建立健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积极构建“一站多点全覆盖”服务网络,设立2个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20个居委会退役军人服务站和3个军休干部服务站,引导各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退役军人社会化服务,为退役军人提供实实在在的家门口服务。

项目机制保障 解决实际问题

大宁路街道优抚对象赵老伯是名农村退役兵,没有特长技能,在一家单位做简单基础的劳力工作。由于岁数大了,原来单位不愿再聘用他,赵老伯只能打打零工,但收入微薄,生活困难,同时女儿因身患疾病导致家庭负担加重,生活不堪重负。
在对退役军人的日常慰问中,大宁路街道“鱼水亲情”项目组了解到赵老伯的生活困难,社工随即跟进情况,第一时间上门看望了赵老伯,并与赵老伯夫妻俩谈话,深入了解家庭困难所在。


微信图片_20211224155207.jpg


考虑到赵老伯并无特长技能,“鱼水亲情”项目组与大宁路街道“光合计划”慈善生计循环发展项目合作,让赵老伯学习技能手艺,为以后维持生计提供新机会,并积极跟进赵老伯的情况。
截至目前,街道落实静安区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政策,帮困43人。街道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参与拥军优属工作,宁跃社区发展服务中心针对重点优抚对象、无军籍人员分别开展“鱼水亲情”和“红星俱乐部”服务,以“自选菜单+专送菜单+个性化菜单”开展组合式服务,累计服务超过3万人次。

街道2019年制定《大宁路街道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并形成“退役军人服务清单”,明确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提供5大类12小类44项服务,居委会退役军人服务站提供5大类11小类24项服务。在各居委会退役军人服务站开展“星征程”服务项目,如平型关路2199弄居民区“幸福老兵向前冲”、大一居民区“薪火如花”等特色退役军人服务项目。

据大宁路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介绍,针对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民生保障性需要,街道以全覆盖、全参与、全服务、全效能的“四全工作法”,将退役军人的服务保障落到实处。同时,专门建立退役军人“红绿灯”走访卡制度,通过颜色标注和动态跟踪,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精细化服务。街道还搭建“宁星辉”百企退役军人服务联盟,联合社区单位为退役军人提供优先、优惠服务。    

引领社区自治 提升归属感

除了为退役军人解决困难、提供个性化服务之外,街道注重提升他们的社区参与感和获得感。在各居委会退役军人服务站,由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担任站长,由民政优抚干部任联络员,加强组织建设。

在广延路居民区,日前由退役军人志愿者打造的退役军人荣誉文化墙亮相,文化墙展示了居民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的成绩以及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更有意义的是,这是一面由居民区退役军人志愿者同心协作打造的展示墙。
除了环境打造之外,退役军人之间积极传递互助和温暖。在广延路居民区退役军人服务站近日开展的退役军人座谈会上,在场的退役军人不仅积极对小区发展提出意见建议,还为辖区1名困难退役军人爱心募捐。

据了解,这名退役军人家住一楼,因台阶较高,加之老人行动反应较慢,极易摔倒,经过前期讨论,退役军人服务站决定为老人安装扶手,号召大家伸出援助之手,大家积极响应,解决实际问题。


微信图片_20211224155240.jpg


作为尊崇军人的重要活动,街道连续多年开展“我致敬的英雄”系列主题活动,并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提升覆盖面,今年10月,大宁路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开展了以“追寻红色记忆 缅怀峥嵘岁月”为主题的首场红色教育直播活动。


微信图片_20211224155317.jpg


活动分享了四位不同时期的老战士代表的故事,老战士代表的亲身经历让更多网友铭记历史、致敬英雄。此外,“老物件征集及展示活动”“红色留声机”活动同样深受好评。截至目前,街道开展红色教育活动10场。


微信图片_20211224155342.jpg

同时,街道注重树立最美退役军人学习典型,辖区退役军人康唯被评为首届上海市“最美退役军人”,钱海霞被评为2020年度静安区“最美退役军人”。先进典型引领退役军人积极参与社区各项工作,如参与社区加梯工作的实施,有34名退役军人工作在加梯一线,并落实街道安装电梯44台。街道专门制定《居委会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手册》,各居民区结合实际,开展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老军人讲述革命故事等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

优化服务举措 提升便捷度

截至今年10月,大宁路街道现有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2487人。为更好地做好服务保障,街道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多措并举,让退役军人体验到各项服务的周到、各项事务办理的便捷。

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为退役军人提供生活便民、文化娱乐、社区互助等延伸性社会化、精细化服务,累计服务4672人次。各居委会退役军人服务站开展日常走访慰问,并定期组织退役军人开展活动,开展就业培训、就医咨询、法律援助等主题活动超过140场次。

在社区事务受理中心,随着叫号系统的智能化改善,对于退役军人,办理系统可自动识别并优先办理业务,并提供24小时自助办理区域。在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党建服务中心设立“社区延伸服务点”,在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在为民办实事过程中,实现退役军人事务办理“零跑动”,街道创新开发“大宁易办”微信小程序,退役军人可通过真人视频等形式咨询、办理各类事项,实现政务服务办理“零跑动”。

值得一提的是,在保护高龄退役军人的居家安全方面,街道还引进人体行为感知跌倒报警系统,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精准监测老年人在卫生间不慎跌倒、长时间滞留或无人移动等意外状况,并及时发出报警。目前已为10户高龄退役军人家庭安装设备。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长于大街11号    邮编:102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