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浦区香花桥街道下辖22个村委会、13个居委会。街道现有在册退役军人1211名、重点优抚对象37名、其他优抚对象54名。街道结合工作实际,对照“五有”要求,加强协调、有序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
目前,香花桥街道建成了1个街道级服务站和21个村居级服务站,健全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域覆盖、专业规范”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机构,打通了政策落实、服务保障的“最后一公里”。
整合资源,实现服务“全”保障

香花桥街道依托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这一阵地,整合资源,建立了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并充分发挥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地理位置优越、功能配备齐全的优势,努力为退役军人打造一个设施集中、资源统筹、方便办事的一站式综合服务站点。
服务站共有三层,面积2328平方米,一楼有健康服务站、综合服务大厅、司法调解室、战友加油站、辅具展示室、健身房、棋牌室和食堂。二楼有战友俱乐部、排练室、休息室、多功能室。三楼是社区长者照护之家。服务站依托中心资源为退役军人提供助餐、助浴等生活服务,文娱、健身等文体服务,卫生、康复等医疗服务。
服务站全面准确掌握辖区内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基础信息数据,并动态更新。优秀退役军人、退役军人党员、生活困难退役军人、失业退役军人、退役军人志愿者均建档立卡,做到“一人一档”,并对退役军人党建活动、走访慰问、帮扶援助等做好活动台账。
根据街道特色,服务站制作了一套张亚平烈士事迹展板在门口展出,并配送到了21个村居服务站中。张亚平是香花桥街道一名烈士,军校毕业就奔赴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1984年12月10日晚上,张亚平奉命率领六班战士坚守116阵地,击退了敌人3次反扑、4次偷袭。20日凌晨,在返回排指挥所途中,被敌人炮弹击中,壮烈牺牲。张亚平牺牲后被追记二等功。他生前为家乡父老留下的录音磁带由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向全国进行了播放,他的英雄事迹在中央军事博物馆展出。
两级联动,培育服务“强”队伍
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由社区服务办主任兼任站长,副主任主要负责日常事务,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副主任兼任副站长。村居级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由村居书记担任站长,村居两委班子成员负责日常事务,同时,招募了一批退役军人作为志愿者轮流值守。
香花桥街道坚持以街道服务站建设引领带动村居服务站建设,整体提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工作能力和水平。
服务站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以会代训、组织观摩等方式不断提升村居干部队伍的业务能力水平,高标准、高要求,扛起退役军人服务站点的各项任务。

服务站建立退役军人常态化联系机制,按照全员参与的原则,组建退役军人联络员队伍,畅通退役军人表达意见的渠道。服务站积极招募社会上广大退役军人加入志愿者队伍。服务站积极面向社会招募退役军人志愿者,结合“八一”“十一”“烈士纪念日”等重要节点,开展结对共建、学习宣教、志愿服务等活动,不断营造浓厚的“拥军”氛围。
维护权益,提供服务“优”保障
服务站坚决维护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各项权益,积极搭建政策咨询窗口、感情联络纽带、信息沟通渠道、帮扶援助平台,高质量开展就业创业扶持、走访慰问、帮扶解困、权益保障等服务。
关心关爱困难优抚对象。全面排摸,建立困难优抚对象联系表,并为118名困难优抚对象发放春节、八一困难补助,为6名家庭发生突发情况的优抚对象申请区拥军优属基金会补助。
关爱功臣活动获得好评。定期开展专题活动,做到每月一主题,月月有活动,定期有总结。自从2017年开始开展关爱功臣活动以来,开展了64场活动,共3202位优抚对象参加。同时,做到了活动对象全覆盖。在去年全年开展的活动中,不仅有针对80周岁以下的蛋糕制作活动,也有针对80周岁以上的高龄优抚对象集体庆生活动。不仅有针对行动自如的优抚对象的集中参观活动,也有针对腿脚不便的优抚对象的上门医疗咨询服务活动。基本做到了为全街道各个年龄段的重点优抚对象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精细化的服务。
拓宽退役军人就业渠道。经过街道党工委会研究决定,在社保大队队员、村务工作者等招聘中增加了退役军人优先的政策,已有多名退役军人成功考取。
香花桥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坚持以坚定的政治站位、鲜明的政治立场、强烈的政治担当,用心用情做好退役军人工作,促进香花桥街道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