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翅高飞再起航
——我省“情系最可爱的人·2021年度退役军人创业模范”选树活动综述
孔利锋 吴晓晗 本报记者 赵梦卓 本版摄影 李强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创新发展,按照省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情系最可爱的人·寻找军人、退役军人、军烈属先进典型”系列主题活动相关部署,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总工会联合开展了2021年度退役军人创业模范选树活动。
经过个人申请、资格审核、逐级推荐、结果公示,20名优秀退役军人创业典型脱颖而出。他们从手握钢枪保家卫国,到投身商海成为优秀企业家,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军人本色和“关键时刻显身手”的老兵精神,展现了退役军人干事创业的风采和担当。
不悔青春,投身军旅,一片丹心报家国;永葆本色,展翅高飞,搏击商海勇担当。广大退役军人当以“退役军人创业模范”为榜样,继续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勇于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践,努力成为新时代创业创新的生力军,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6月18日,吉林省“情系最可爱的人·2021年度退役军人创业模范”选树活动发布仪式在省退役军人事务厅隆重举行,20名优秀退役军人创业者获此殊荣。从军营到商海,变化的是环境,不变的是铁肩担当。他们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展现着军人的精神、军人的品格、军人的血性,以勇敢的创业精神和质朴的为民情怀,书写了一份份无愧于革命军人的时代答卷。让我们一起跟随记者的脚步,走进他们的故事。
回报家乡 他们是乡村振兴路上的先锋
长春市退役军人刘长海,中共党员,1998年入伍,2012年退役,服役期间荣立三等功3次,现任吉林省红色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2012年,他从部队退役后,选择了返乡创业,希望能用自己在部队学到的本事回馈家乡,用军人思维和作风带领乡亲走上致富路。经过多年探索,他和战友们成立了吉林省红色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如今,公司已经发展成一家集农业种植、有机肥生产、农副产品加工、红色农业旅游开发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企业。公司共吸纳农户10633户,成立联合社12个、合作社476个,组建1039个家庭农场,耕种土地3.2万公顷。2020年,公司实现年产值4亿元,带动户均增收近万元。刘长海先后荣获“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中国经济新模式十大创新人物等荣誉。
东辽县退役军人徐国成,中共党员,1990年入伍,1992年退役,现任东辽县诚成家庭农场有限公司总经理。3年的军旅生涯,培养了他坚韧不拔、乐于奉献的性格。退役后,他立志要干出一番事业回报家乡。从一个人打工闯荡,到成立老兵运输车队,成为天津港的明星车队,他想的最多的还是要为家乡富裕做出一点贡献。他认为退役军人既是一种身份,也是一种责任,听党话、跟党走,吃再多的苦,初心不能忘,受再多的累,使命不能丢。2015年,他回到家乡,利用自己在外闯荡多年经验和积蓄,先后成立了东辽县泉太镇亿隆宣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合作社,并于2017年成立东辽县诚成家庭农场有限公司。6年多来,累计流转、代种土地2万余亩,开发水源地涵养林,安置就业30余人,实现户均收入4万元以上,实现了带领家乡人脱贫致富的梦想。
“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无数名像刘长海、徐国成一样的退役军人,扎根乡村,带民致富,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自强不息 他们是创业创新的模范
长春市退役军人关殿新,中共党员,2000年入伍,2019年退役,服役期间荣立三等功2次,现任长春蓝天焦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在部队,他曾任8年作训参谋,自主研发的某型训练装备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回到地方,他发挥自身特长,投身训练装备的研发生产,继续为强军兴军做贡献。他自筹资金成立长春蓝天焦点科技有限公司,与吉林大学合作,攻关无人机小型燃油发动机技术,研发某型无人机训练系统和伞降指挥系统,破解了部队训练难题,填补了该领域空白。公司成立3年来,累计取得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4项,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长春市退役军人毛小伟,中共党员,1999年入伍,2008年退役,现任老兵出行平台吉林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2011年,酒驾入刑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让创业中的毛小伟看到了商机。2012年,毛小伟成立了老兵代驾公司,主要经营代驾、配送、网约车、城际拼车等相关业务。2018年,他投资研发老兵出行网约车平台系统,正式从东北走向全国。10余年来,公司紧紧围绕发挥退役军人优势,打造了一支由退役军人组成的专业化、正规化、品牌化、准军事化的服务管理队伍,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飞跃。公司现已在全国设立55个分公司,城市代理商全部为退役军人,带动就业2万余人。
坚守初心,才能把准方向;引领创新,才能走向未来。不畏艰辛的退役军人企业家在创业“战场”上继续书写着精彩的人生。
军装虽脱 他们依然是服务人民的忠诚卫士
长春市退役军人钱守全,中共党员,2002年入伍,2010年退役,学雷锋铜质奖章获得者,荣立三等功3次,现任吉林省百盛护卫有限公司总经理。2010年,他服从部队改革需要,退役回到地方,尽管很快就有了一份工作,但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些什么。2016年,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创业,并选择了自己熟悉的领域——安全防护。创业的路艰辛而曲折,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咬牙坚持着,因为这份事业让他又找到了当“兵”的感觉。凭着对安全防护事业的热爱和执着,钱守全硬是带出了一支由150名党性观念强、纪律作风严的退役军人组成的安防队伍,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守护者。
梅河口市退役军人张伟,中共党员,1986年入伍,1989年退役,现任吉林省灏瀚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尽管脱下军装已经30多年,但张伟还一直保持着军人那种做事雷厉风行,为人忠厚诚恳的性格。2014年,张伟成立了吉林省灏瀚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他始终强调“退役军人办企业,也得有军人的样子。”为此,他倾力打造“红色”物业标杆,创新提出创建“一院、一站、一楼道”的红色小区。别人做不了的弃管小区,他一次性接手9个。大家都等着看他的笑话,他却不以为然,带领公司员工,自己动手,修管道、铺草坪……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服务居民的工作。辛勤付出终于换来回报,渐渐地,小区氛围活了起来,群众生活乐了起来,物业服务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公司发展越来越好。如今,他的公司已录用100多名退役军人,多次被梅河口市评为“创城先进单位”,公司党支部被梅河口市委组织部评为“优秀基层党支部”。
穿上军装,他们刻苦训练,磨炼意志;卸下戎装,他们仍披坚执锐,守护执着与梦想。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的誓言。
回馈社会 他们是公益慈善事业的排头兵
吉林市退役军人杨华,中共党员,1987年入伍,2018退役,服役期间荣立三等功1次,现任吉林市二二二天年健康体检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华服役期间曾是一名军医,退役后,他和战友筹资1500余万元,邀请30多名有着医疗工作经验的退役军人,成立了吉林市首家以退役军人为骨干力量的大型专业体检机构。公司成立后,靠优质服务迅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杨华常说,做人不能忘本,党和人民军队培养了我,我要尽己所能地回馈社会。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公司成立以来,多次开展公益活动,主动为马虎头村贫困村民进行免费体检,连续2年为吉林市新入伍军人的父母免费体检,总体检人数超过1000人次,免费体检金额高达110多万元。
延边州退役军人杜秉权,中共党员,1983年入伍,1988年退役,现任延边山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创业20年以来,他走遍延边州所有光荣院、荣军医院,为社会近万名老人、残疾人义诊,无偿捐赠自己生产的医药健康产品,总计价值500多万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积极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累计捐赠50余万元中药抑菌液产品,获得延边州社会组织扶贫先进单位、图们市抗击新冠疫情突出贡献者的殊荣。
从军营走向商海,他们创业创新,树立行业标杆。从收获到播种,他们不忘初心,倾力回馈社会。他们无论在军营还是在地方,无论在战位还是在工作岗位,都是“最可爱的人”。全省广大退役军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葆本色、展翅高飞,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做出新的贡献。